生产品质工作报告
下面我代表局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度,***县局在县委、县政府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市局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以“全面履职、完成预算、抓主抓重、确保安全、强化督查、推进服务、规范行为”为指导思想,以加强队伍建设、规范行为、履职到位为目标,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坚持源头抓监管,推进各项基础工作。
2020年,坚持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服务。坚持做到“监管有力、服务到位”。
1、全面实施产品质量源头监管机制。2020年我局把食品安全、打假治劣、安全监察工作纳入到源头监管责任制之中,分别成立了源头监管、食品监管、打假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原则,制定了各项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工作程序,对全县141家企业的电子监管档案纸质档案进行完善,实行分类监管,建立健全了辖区监管责任制,有效实施了源头监管。
2、继续推进了“以质取胜”战略。以质量打假两个责任制为抓手,充分发挥质量联席会议的作用,不断创新“质量兴县”工作机制,把源头质量监管、推进名牌战略、强化企业基础工作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我县产品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帮助临化集团获得免检产品称号,对4家企业实行对口帮扶,抽查食品、农资等产品共134组,新办食品生产许可证12家。食品生产许可证年审33家,全面启动了茶叶、挂面等13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帮助银光电缆厂、西部暖通有限公司进行换发ISO9000质量体系证书。
3、认真做好标准、计量工作。去年制订企业标准7项,制订***县半截楼西瓜等4项标准,成立***县三元杂交猪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领导小组。帮助县食品厂等8家企业办理商品条码。皖北变压器厂建立了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对中石化、中石油等3家企业进行计量体系确认。全面建立了加油机、集贸市尝医疗卫生等11类强检计量器具档案。对生产企业、超市、商尝集贸市场内定量包装的净含量,在用计量器具等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专项检查7次,抽查定量包装36组,集贸市场在用计量器具强检24台次,检定加油机468台次。
4、切实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2020年我局对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建档巡查,建档率达95%以上,与82家企业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对所有90家食品生产企业由包干责任人建立巡查台帐,建档率达95%以上。并根据企业的环境卫生条件、生产资源条件、原辅材料控制能力、产品检验能力、质量管理水平、相关人员素质遵守法律法规等情况,把企业划分为A(好)、B(一般)、C(较弱)、D(差)四个等级,根据我县饮用水生产企业的普遍问题,我局在广泛收集信息后,向县政府提交有关建议,对该类企业进行规范。
(二)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1、强化行政执法工作,全力整治假冒伪劣。一以油脂、苏丹红、夏季饮料查处为重点,开展食品专项打假;二以地铁钢、铝型材为重点,开展建材市场专项整治;三以化肥、农药为重点,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此外,还开展了棉花及制品专项整顿、加油机、燃气站、农机配件、强制性产品认证行政执法等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7300余人(次),检查生产企业316家(次),检查仓储、仓库101个,抽查样品230组,不合格50组,合格180组。查封土法炼油加工点4个、捣毁炼油设备7台、查封非“B”瓶捆扎啤酒4万瓶,捣毁制假窝点17个。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284起,中现场案件94起,立案190起,极大地打击了制假售假者的嚣张气焰,为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
2、扎实做好安全监察工作。去年各股室队所相互配合,加大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力度,深化气瓶、压力管道、危险化学品包装压力容器的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了数据库。同时加大对重要设备、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重大事故隐患的监管力度,推动特种设备安全执法联运机制的建立。共检验锅炉55台,气瓶600只,电梯9台,及时做好压力管道在线检验定期检验,聘请安全监察联络员36名,办理特种设备案件5起,下达整改通知书60份。并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数据输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数据库,初步实现网上监管。我局连续四年被县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三)全力推进技术机构发展。
2020年,我局在市局的支持下,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个,有力地推动了我局技术机构的发展。全年用于检测条件改善检测设备更新资金达4万余元,技术机构固定资产同比增长134%;业务收入20余万元,同比增长23%。并顺利通过JJF1069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100%,非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95%。
(四)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外部环境
1、强化内部管理,明确目标责任,严格进行考核。2020年我局将上级要求***县局实际结合,将各项目标进行了分解,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继续实行绩效考核办法,将目标任务、综合管理、行政执法等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单位。绩效考核坚持突出重点、明确责任,继承创新的原则,注重调动各个被考核单位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一措施有力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证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2、认真开展“先教”等活动。我局先教活动党员参学履盖率100%,三个阶段群众满意测评率平均达96%。先后开展主题实践活动11次,参加党员人数173人次,捐赠钱款4000余元,确定帮扶对象16人,帮扶企业8家。发放征求意见表230份,召开座谈会3次,为群众办实事30余件。对原有39项制度进行重新检查,修订8项,新建4项。新发展党员3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人,表彰党员3人。在2020年春训中我局邀请了市局、县纪检委等有关部门领导及理论专家进行授课,要求全体职工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强化纪律观念,规定参训人员要有笔记、有心得体会、有剖析材料、有整改工作方案,并重在落实。在优化经济环境,治理不作为乱作为活动中全体职工认真进行集中学习、自我剖析、分组讨论、认真整改。
通过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质监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执法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全体职工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质监工作环境进一步好转。在去年结束的2020年度人大代表评议中,我局以较高的满意率顺利通过人大代表评议,在2020年10月份结束的全县行政执法单位政风行风测评中,我局获得社会上的一致好评。
二、“十五”期间的主要成绩与经验
(一)主要成绩
1、各项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十五”期间我局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中心,坚持从源头抓质量,提高企业质量水平。几年来,先后顺利通过“消灭无标生产”省级验收及复核、“质量兴县”工作省级验收,推动县政府建立质量联席会议制度。基本建立了源头监管体系,先后对41家企业实行对口帮扶。共帮助47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帮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免检产品称号,帮助2家企业的3种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帮助11家企业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12家企业农产品获省无公害农产品称号。建立企业标准146项,农业标准13项,帮助文王酒厂通过C标志审查。全面建立了加油机、集贸市尝医疗卫生等11类强检计量器具档案。五年来,我局在加强服务、管理到位的同时,针对制售假冒伪劣的重点难点,重拳出击,开展农资、汽配、建材、夏季饮料、午季收购、等专项打假127次,办理行政执法案件700余起,捣毁土锅炉37台。技术机构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4个,固定资产同比增长213%,顺利通过JJF1069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技术机构收入不断增加,原来每年收入不足10万元,2020年收入达20万元,五年内实现翻一番。
2、财政运行情况有了明显好转。五年来,由于党组成员厉行节约,增收节支,我局财务状况不断好转,工作报告《生产品质工作报告范文》。十五初期负债138万元,目前已偿还78万元,局固定资产由原来的不足10万元,增值160万元。局收入由2020年的20万左右递增到年均120万左右,职工年均收入由原来的年人均7000余元,增长至目前的年人均14000余元。五年来,新添置电脑9台,车辆9辆,复印机一台,打印机四台。
3、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质监形象明显好转。五年来我局通过种种措施,使职工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局共有21人通过再教育获得大专以上学历,到2020年7月获得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人数达到47人。全体职工政治素质、服务意识执法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五年来,先后顺利通过政协评议、省人大代表评议、县人大常委评议、县职能部门执法行为评议,行风政风工作受到县领导的高度肯定。
(二)基本经验
回顾“十五”期间的各项工作与取得的成绩,有以***会:一必须坚持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带好队伍。三必须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四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五坚持狠抓行风,内强管理,外树形象。
三、求真务实,凝心聚力,突出重点,扎实做好2020年工作,为推进质监事业跨越发展奠定基础
2020年实施“xx”规划的第一年,也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的开局之年,更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自我加压、奋力拼搏的希望之年。一定要按照盛市局提出的“发展为上,服务为先,执法为民,安全为天”的十六字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盛市局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质监工作,坚持服务经济,促进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坚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按照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要求,建立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质监工作体系,创造性开展质监工作,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强化服务意识。
随着我县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做好质监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在基础薄弱、历史欠帐堆积、现实矛盾较多、财务负担较重的垂直管理单位,在推动我县社会经济发展中,尽力加快自身发展,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更有效的服务,工作的第一要务,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职责,在位、谋政的本质要求。要彻底摆脱部门主义的思维定势,注重摆正并牢牢把握自身发展当地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坚持把服务经济建设中心、服务政府工作大局作为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坚持以“提升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提升干部职工的生活水平,提升质监部门在全社会的信誉度”为标准,统揽全局,协调推进各项事业,在全力推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质监事业的更快更健康地协调发展。
(二)做好基础性工作,坚持源头抓监管。
今年,要充分发挥质监系统认证认可、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等技术优势,提高企业“以质取胜”意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根本上提高我县产品质量整体水平。
──进一步完善全面实施产品质量源头监管机制。把食品安全责任制、打假责任制、安全监察责任制纳入到源头监管责任制之中,将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责任区划责任人员相吻合。要在落实源头监管责任上狠下功夫,坚决纠正搞形式、走过场的作法,倡导对一对一的监管模式。要牢牢把握源头质量监管工作的科学内涵辨证规律,勤于思考,及时总结,积极探索深入推进源头质量监管工作的新途径,力争通过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先进经验自身坚持不懈的完善,把源头质量监管工作抓得更富有成效。
──继续推进“以质取胜”战略。继续以质量打假两个行政责任制为抓手,充分发挥质量联席会议的作用,不断创新“质量兴县”工作机制,拓宽工作领域,丰富工作内容,通过把源头质量监管、推进名牌战略、强化企业基础工作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促进我县产品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要继续加大扶优扶强力度,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培育名牌,指导帮助有条件的企业争创安徽名牌。同时,重点抓好服务中小企业、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工作,切实帮助这类企业解决质量难题,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认真做好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对我县经济的技术基础作用。今年标准化工作的着力点帮助指导中小企业制定完善企业标准,促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认真纠正少部分企业无标生产及不按标准生产的问题,以适应源头抓监管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重点认真落实《备忘录》的各项任务。要紧密结合我县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积极会同农业、科技等部门,加快建立农业标准体系检测体系,抓好示范区建设,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质量标准水平等工作。同时要注重总结、宣传推广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经验,让农民了解接受农业标准化示范成果,真正通过农业标准化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做出贡献。今年,一定要抓好无公害芝麻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同时继续做好有条件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推广工作。
──继续做好计量工作,夯实企业技术保障基矗进一步强化计量工作,以保障公平交易群众健康安全等12种计量器具、20种定量包装商品为重点,强化计量日常巡查工作,深入开展重点计量监督检查,全面实施计量放心工程计量安全工程。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以促进节能降耗为重点,积极引导、帮助企业提高能源计量工作水平。继续推进企业计量检测体系确认C标志工作,倡导诚信计量。
──加强认证认可工作,提高监管水平服务能力。继续巩固强制性产品认证成果。大力推进自愿性产品认证、农产品食品认证,积极开拓认证新领域,建立科学的认证监管制度,完善认证市场退出机制淘汰机制,确保认证认可工作质量。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管理,提高技术保障能力水平。加强食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监管食品、农产品认证标志监管。
──进一步强化市场准入工作。今年要继续推进肉制品、乳制品等10类食品、茶叶、挂面等13类食品市场准入,加大小麦粉等5类食品无证查处力度。加大对未获证企业的帮扶,促使企业尽快完备生产条件。加强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严格危险化学品、人造板等发证标准,严把化肥等产品的许可关。
(三)确保两大安全。
一强化食品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要按照盛市局部署,继续把“食品安全”这个永恒话题作为一号工作来抓。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理三项制度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强化巡查、监督抽查、专项整治、宣传引导四项措施。认真开展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工作,规范食品企业标准备案,为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提供技术标准依据。要扎实做好28类食品,尤要做好省级14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发证工作。要加强证后监管,认真落实回访、年审、定期检验、监督抽查等监管制度。严厉查处无证生产食品的违法行为,重点整治区域性制假售假用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不断提高食品市场准入的有效性。
二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要加大使用环节的安全监察力度,力争消除安全监察的盲点、盲区。要逐步提高安全监察人员的综合能力,保证安全监察队伍能够适应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责任制,建立执法检查、强制检验、事故处理、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建立起以“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事故结案率”为核心内容的安全责任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旦发生险情要做到: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到现尝第一时间作出判断、第一时间进行处置、第一时间报送信息,绝不允许观望、推脱、贻误时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抓好技术机构发展工作。
加快技术机构发展,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2020年,我县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机构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底子雹技术低等问题,竞争能力检测水平仍不能适应检测市场的竞争要求,面对检测市场放开的严峻形势,要坚决克服求稳怕乱、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全力推进技术机构改革,为实现推进我县质监事业全面发展奠定技术基矗一要继续改革管理方式,激发内部活力。二要继续拓展合作空间,加快项目发展。三要继续提升检验质量,开辟检验市常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训、挖掘力度,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吸收、选拔使用,努力改善检测队伍结构,提升综合检测能力。四要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各方支持,加快建设步伐。这已成为加快技术机构发展的当务之急。
(五)突出整治重点,强化行政执法工作。
一继续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食品质量安全卫生为主线,确定重点产品,突出重点地区,跟踪重点企业。严厉查处无证生产食品违法行为,重点整治区域性制假售假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违法行为。二农资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依法严厉打击故意降低化肥、农药有效成分的违法行为。三建材专项整治。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做好牵头组织协调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建材区域性质量问题的综合整治。同时,继续抓好“黑心棉”、加油站、燃气充装站、汽车配件等打假治理工作。强化加油机计量监管,开展粮食、棉花计量器具监督检查,组织好商品量计量监管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效能。
2020年我局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人尽才,强化管理,标本兼治”。主要工作抓好四项建设。
一抓好队伍建设。第一加强班子建设。着力提高班子成员六个方面的能力,即:把握大势,服务大局的能力;驾驭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勇于改革,开拓创新的能力;依法行政,严格把关的能力;维护稳定,应急应变的能力求真务实,善于管理的能力。第二加强教育培训。要以创建文化型机关,打造学习型队伍为目标,努力形成有自身特点的质监文化,做到质监事业与职工素质协调发展。围绕提升“依法许可、依法监管、依法执法、依法施检”四项能力,采劝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培训等形式,提高职工政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全体职工要端正学风,明确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习效果,努力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第三加强队伍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大督查力度,坚决克服老好人主义,确保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有规必依。同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积极引入轮岗、竞争上岗等制度,增强队伍活力,让作风正、能力强、有实绩的同志看到希望,并尝试“末位淘汰”、“待岗”等方法,以事定岗,尽快解决人浮于事,干与不干样,干好干坏样的问题。
二推进行政效能建设。从改进作风、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有序运转入手,以创建“学习型、效率型、创新型、谐型、节约型、廉洁型”机关为目标,认真开展“效能建设年”活动。使机关工作真正体现优质高效、服务基层,真正体现执法为民。一要解决“办事难”问题,重点将服务窗口建设好,应进中心项目全部进入中心。二要解决“不规范”问题,强化按规矩办事的理念,建立完善监督管理、责任追究机制,推进依法办事。三要解决“作风不实”问题,进一步强化工作纪律,改革绩效考核办法,把各项工作做深做实。四要解决“执行不力”问题,严明职责权限,实行政务公开,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
三推进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预防***体系实施纲要》,进一步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预防***体系。要加强对财务管理预算完成情况的督查,严格财经纪律,增收节支,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坚持从严治政方针,全面落实质监系统八条禁令,巩固深化整治乱收费、乱办班、乱发证、乱评比、乱发匾牌的成果,大力推进行风建设。要大力开展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力争通过省级示范局。
四加强法制宣传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做好宣传信息交流工作。要突出宣传重点,拓宽宣传范围渠道,创新宣传方法,在经常向县委、人大、政府、政协汇报的同时,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质监法律法规,从而形成上下联动、图文并茂的立体宣传格局,为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营造良好氛围。
同志们,2020年实现“xx”规划的第一年,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实现省市局提出的目标至关重要,也我县质监事业发展的大好时机。让振奋精神,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最佳的工作状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不断推动我县质量技术监督事业迈向新台阶,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工会工作报告
下一篇:小学安全环境和校园文化工作报告